也就是说,在这江南之地,似乎十多岁的少年秀才,已经算得上是常态了。
夫子还未到,穆空青只这一眼,便深切感受到了何谓“文风鼎盛”。
随后而来的第一堂课,更是叫穆空青深感今后的课业之重。
第一课讲的是经史,自《史记》详解开始。
夫子的学问自然是精深的,讲学也是尽可能由浅入深。
但即便由浅入深,也触及到了不少穆空青从前未能触及的地方。
这感觉便像是……
他当年急着下场科考时,他老师给他私下里开小灶的状态。
只不过他老师当时还算仁慈,顾及着穆空青的水平,过于深入的东西,便没有说给他听。
现下书院的夫子却不会考虑这些。
一旦跟不上夫子的思路,那便须得从头再来。
穆空青万万没想到,一堂经史课,竟叫他找到了前世学高数的感觉。
那种只是抬头打个哈欠,就发现老师说的内容,听在耳中已是天书。
这种久违的可怕感觉,就在这一堂课上再度重现。
穆空青从原本时不时低头记上几句的悠闲,转变为了一心二用,埋着头奋笔疾书,生怕落下什么关键,日后也不知能不能补得回来。
只是他在空闲中抬头,却见课堂上如他这般埋头的学子虽多,但也不是全部。
有不少学子亦只是不时提笔标注几句,后便跟着夫子的思路或点头应是、或低头沉思。
上午的讲学结束,穆空青在前往膳堂的路上思考,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。
只短短一上午,穆空青便可以感知到,这样学问精深的夫子们给他们讲学,最值得学习的反倒不是夫子们对经史的理解,而是跟着夫子们的思路,去学习如何学习。
毫不客气地说,就算是穆空青将书院中所有夫子,对于所有经史典籍的理解统统记诵下来,他到了乡试时,怕也还是做不出文章。
就是市面上能够买到的,各朝各代名家大儒们对经史典籍做出的注释,便是没有一百,也有八十。
有些释义详解,甚至称得上一句南辕北辙。
若是只仰赖他人的理解,而无自己的思考,那便是摊着书在面前,怕是还要烦恼,究竟该填上何人的注释,才算是正解。
所谓文无第一,便是如此。
到底还是他先前学得太急,学得太浅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你是老师又怎样 求生公式[无限] 一觉醒来我当皇后了 九十年代包租婆 城市的花园没有花+番外 重磅证婚,首席盛爱入骨! 我的手表通民国 财阀大佬精分后在我怀里疯狂撒娇 白桃乌龙gl+番外 蛟王传奇 过期情书 娇宠美人 (综武侠同人)炮灰女侠+番外 这个废后,微臣要了+番外 齐天逆圣 [快穿]修补bug系统 医师1879 陈凤翔恋爱实录 妖魅:夫君生个娃吧!(完) 早安迷糊小甜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