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其他国家十几岁便该经历的青春期问题在我们这里却因为“高考带来的激烈竞争”一直被压抑着,到了成年后却突然爆发出来。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初高中时还很听话,一到大学便像换了一个人。这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,并且也在情理之中。曾经压抑的成长期问题在大学期间得到了释放和放大罢了。
大学是脱去未成年的保护膜蜕变为成年的变革时期。刚刚破壳新生,就要面对冷酷的成人世界,残酷的程度往往出乎想象。20岁这个年龄是会反复品尝人生中各种烦恼的阵痛时期。
请热爱你眼前的那些苦恼吧
但20岁又是设计未来人生的关键时期。大学毕业后就要走出校门成为社会人,未来的出路在哪?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?许多现实的问题需要思考和决定。顺利找到工作后暂时松了一口气,可疑惑并没有消失。眼前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呢?这种来自对悬而未决的未来的不安,才是人生中最本质的问题。青春施加给人生的真正压力,并非是那些需要积累的学分和成绩,而是看不到未来的不安感,因为看不清,因为对未来一无所知,所以时时感到不安和恐惧。
但不要忘记,我们并不应该对此无所作为,对未来感到不安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可能性。设定怎样的目标继而选择怎样的职业,为此做好怎样的准备,同什么样的人相恋并组成家庭等等,在为人生做出最重要决定的时期,眼前的选择余地无限多样,令人眼花缭乱。
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,曾经无限的选择余地也一点点缩小范围,最后只剩下一两种选择。长大成人后,选择余地缩小,自然苦恼的幅度也随之减轻了。因此大人没有资格指责孩子说“在最好的时期瞎担心什么”之类的话。蝌蚪长成青蛙后往往就忘记了幼时自己是一只蝌蚪,认为自己从一开始就是一只青蛙。
没错,20岁的你,眼下是你人生中苦恼最多的时期。
实际上,你要苦恼的事情还很多。
请尽情苦恼吧!请抛弃那些自己已经尽力学习了之类的无聊安慰,也不要让自己钻牛角尖,沉浸在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中无法自拔。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,广泛涉猎各种书籍。请多方搜集信息,列出所有的可能性,好的决定往往诞生于足量的信息和可能当中。不要和一帮半斤八两的朋友黏在一起,共同消耗在黑暗中,摸索前进的路,请去倾听已经走在你人生前面的前辈和导师的忠告。
大学,欢迎你进入这个问题爆发的时期;青春,欢迎你进入这个苦恼爆发的时段。
请热爱你眼前的那些苦恼吧,20岁就是用来迷茫不安的,这是必然的经历,请投入全部精力去思考,并谋划自己的将来!
第40节:你今天的辛苦对他人却是奢望(1)
你今天的辛苦对他人却是奢望
只知握紧拳头,会忘记适时放手
夏季傍晚,去到露天小吃店等地方会发现一种诱杀蛾类的装置,这种装置可以发出强光吸引蛾子,而后将它们电击致死。装置下面的托盘上有数量众多的死蛾子,还有一些没有完全电死的蛾子发出丝丝的响声在痛苦地挣扎着,却仍然有蛾子前仆后继地扑向这个死亡陷阱。这就是昆虫的“趋光现象”。即便前面等待自己的是死亡,蛾子们看到光亮也会宿命般地奔过去。
印度尼西亚的某原住民猎捕猴子时使用的是一种颇为有趣的方法。他们在一个瓶口大小仅容许伸开的手掌伸进去,握紧拳头就拔不出来的瓶子里面放进猴子爱吃的食物。猴子发现瓶子后便会把手伸进去握住食物,而后拼命取出,却因瓶口不够宽而很难拔出手来。其实只要放弃食物就可以将手拔出,但猴子始终不想放弃手中的食物,就一直手握着食物被困在原地,这时来捕捉猴子就易如反掌了。
原来我认为扑火的蛾子和卡住手而无法逃脱的猴子十分幼稚,但后来仔细一想,我们人类与它们也并无二致,甚至有些时候更加严重。为了得到某种名利义无反顾地奔向欲望的火焰,获得利益时只知握紧拳头最后忘记了适时放手,从而毁掉人生的人并不在少数。
使自己陷入焦点主义的泥潭当中
死亡总是让人产生恐惧,但“成功人士”自我了结生命的宗宗新闻则让我们多了一份困惑。那些拥有家财万贯,声名显赫,或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著名人士选择自杀的案例并不少见,这让我们这些连成功的甜头都没有尝过的普通人难以理解。媒体虽然做出种种猜测和分析,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指向一个事实,即名誉、金钱和权力并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。
如今,有关“幸福”的话题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。在世界范围内一个拥有惊人发展速度的国家。国民为了得到更多的钱、更多的成就,只顾看着前方埋头奔跑,短期内会达到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高速增长。那段时期,“幸福”一词对于国民来说是奢侈的。大家相信只有取得成功才能算作幸福。但如今这种观点却越来越站不住脚,谈论幸福话题的人们在与日俱增。在一些娱乐节目中甚至出现了呼吁“让我们幸福起来吧”的幸福传道士。
那么,你现在幸福吗?
我想,能够自信地说出“我很幸福”的人一定不多。
事实上,幸福是一个十分难以定义的概念,与其说是一个概念不如说是一种状态。人总是喜欢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,永远不知道满足,所以无论已经拥有了多少幸福要素,只要时间一长就会对已拥有的东西失去幸福感。
第41节:你今天的辛苦对他人却是奢望(2)
再者,幸福是相对而言的。我们衡量幸福的含金量时,通常不是说你有多幸福,而是比别人拥有多少幸福。而且同他人进行比较时,总喜欢盲目地将别人的幸福进行夸张和放大,对自己的幸福进行缩水,从而以别人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,这种将焦点集中于他人的特征称之为“焦点主义”①。我们常使自己陷入焦点主义的泥潭当中,将自己设置为多余的人,给自身下达不幸的诊断书,并且由此变得消沉。
总是跟更幸运、拥有更多的人比较,拿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,以至于如今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“我很幸福”的人并不太多。那些已经拥有很多的人也很难感到满足,因为他们感觉自己需要拥有更多,要比周围所有的人拥有的都多。所以才会有那句“只有从不幸中回首时,才能感受到刻骨铭心的幸福”,是的,经历了不幸和失去之又称聚焦,当人们想象某件未来事件对其产生的影响时,注意力是无法兼顾全局的,而往往是焦灼于某一点上,这使得这一点的特征像是处在显微镜之下被我们无限放大,也由此我们会高估这些事件特点带给我们的影响。与此同时我们则会常常倾向于忽略事件的其他部分和其他事件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某霍格沃茨的黑魔王 禁忌大帝 塞外河边的拥抱 摄政王妃倾天下 (综漫同人)在咒术高专混吃混喝的那些年+番外 傲剑狂尊 罪人 [网游]偷不走的宝石+番外 给你 美食博主穿成宅斗文炮灰后 我的青春往事 暮岁回首看人生 综影视:离疯不远了 被献给反派后 想把月亮藏起来 超能高手在都市 (综漫同人)大正二五宰的超神之路 给我一杯羹 N种末世生存指南 盛世宠妃:皇上别过来